Back

仁, benevolence

首先说一下,把“仁”翻译成benevolence有点牵强。

『說文解字』,親也。从人从二。

关于“仁”的概念的出现与发展,学者们通过典籍的考证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一)“仁”的概念与人类同源。金景芳认为:“实际是自有人类那一天起,仁已经产生了。因为人的相亲相爱,应溯源于母子之间的爱,……即应以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作为重点、起点。” 换句话说,“仁”观念是同人类思想、情感的起源与开端同源的。

(二)“仁”的概念在商代已经出现。杨荣国认为,“卜辞中有‘仁’字,就是要诱致被奴役者都能‘怀于有仁’ 的统治者。这样,氏族贵族的统治权自然得以巩固。”

(三)“仁”的概念大致出现在西周时期。罗祖基认为,“仁”在春秋以前文献(如《诗经》)中已多次出现,但这些仁都没有道德观念上的意义。刘文英在对《尚书·金滕》中“仁”的考证后认为,“仁”在西周时期只属于“德”的一种表现,其内涵尚不明确,且未从“德”中充分分化。“仁”同“德”的明确联系和“仁”从“德”内的明确分化,大概始于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已越来越明朗。如周初曾提倡“敬德保民”,春秋时期提倡“仁以保民”。陈来则探讨了“仁”的原理在西周还不能提出来或仅有一些萌芽还不能发展的基本原因。他认为,在西周时期,从超越个体家庭而着眼在共同体的内部关系来看,“礼”是居住在都邑的父系宗族团体的原理,而“仁”则是农村公社(不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乡里出入的原理。这并非说“仁”对宗族团体无意义。仁的原理同样对世系的宗族团体有意义,但无法成为其第一原理,只有仁的特殊化的表现“孝”才能成为宗族团体的重要准则。在西周时代,农村公社对互助伦理的要求还不可能有思想家为之代表和申明,从而也就不可能上升为“仁”的普遍性原理来表现。

(四)“仁”的概念出现在春秋时期。刘蔚华通过对《尚书·金滕》中的“予仁若考”和《诗经》中“洵美且仁”和“其人美且仁”的考证认为,“仁”的最早出现是在春秋初期,其初义是同孝亲、敬祖、友善之德相联系的。张岱年也认为,“仁”在春秋初期到孔子之前作为一个道德原则已经出现。赵纪彬则认为,“仁”字是春秋过渡时期由“人”字孳生出来的,以作为调和“人”的阶级内部矛盾的工具。

(五)“仁”的概念由孔子最早提出。高赞非认为,“仁”的思想,在孔子以前是没有表现的,“仁”这个字,在孔子以前也是看不见的。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中,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仁”这样见解的人。孔子“要求人以人的资格”,“这是当时的对于人的重视的集中反映”,“一种自觉的世界观。”因此,只是到了孔子时才出现了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