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Leng Yan Yi Xiao » 《金刚经》字词注解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Diamond …

《金刚经》字词注解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Diamond Sutra

第一品

舍卫国: 舍卫,梵名Sravasti ,巴利名Savatthi 。为中印度古王国名。又作舍婆提国、室罗伐国、尸罗跋提国、舍啰婆悉帝国。意译闻物、闻者、无物不有、多有、丰德、好道。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产胜物,故称闻物国。本为北憍萨罗国(梵Uttara-Kosala)之都城名,为别于南憍萨罗国(梵Daks!in!a -Kosala),故以都城代称。 给孤独园: 祇树给孤独园的略称。又称祇园、祇园精舍。中印度舍卫城的给孤独长者,向只陀太子买来施与僧众的林园。给孤独是释尊在世时的一位长者名字,本名苏达多、或称须,译为善施、给孤独。因怜悯孤独者而施与,故有此名。 世尊: 如来十号之一。即为世间所尊重者之意,亦指世界中之最尊者。

第二品

善现: 须菩提之译名。 启请: 讽经之前,奉请诸佛。 须菩提: 梵名Subhuti ,巴利名同。又称苏补底、须扶提、须浮帝、薮浮帝修、浮帝、须枫。意译为善业、善吉、善现、善实、善见、空生。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原为古代印度舍卫国婆罗门之子,智慧过人,然性恶劣,嗔恨炽盛,为亲友厌患,遂舍家入山林。山神导之诣佛所,佛陀为说嗔恚之过患,师自悔责忏罪。后得须陀洹果,复证阿罗汉果。系佛陀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被誉为‘解空第一’。于佛陀之说法会中,常任佛陀之当机众,屡见于般若经典中。 偏袒: 袒露一臂。出家人穿袈裟,通常偏露一边,如金刚经所说的偏袒右肩是。 希有: 谓事之甚少、难逢者。 护念: 谓佛、菩萨、诸天等保护佛教徒,使不遭受各种障害。又佛菩萨经常守护佛教徒,如影随形,不离片刻,使恶鬼等障害不能亲近其身,故称影护护念。 付嘱: 付是与物,嘱是托事。付与嘱托之义。亦称嘱累。

第三品

摩诃萨: 梵语mahasattva的译音,摩诃萨埵的略称,即菩萨。又译大众生、大勇心大士。谓追求无上菩提的大乘修行者。 有想: 为‘无想’之对称。指具有感觉、认识、意志、思考等意识作用;或指具有此等作用之有情众生。 无想: 指全无想念之状态。或指入灭尽定,证得无想果者。 无余涅槃: 依断尽一切色心烦恼而得二乘最高之悟的境地。“有余涅槃”的相对词。断尽心的烦恼,得入涅槃,此称“有余涅槃”。烦恼所依的肉体、苦果全部消失无余的状态,此称“无余涅槃”。亦称灰身灭智。 灭度: 梵语nirvana的汉译词,音译为涅槃。悟达的境涯。度是从迷的此岸而渡于悟的彼岸之意。谓灭除生死大苦,超越烦恼之迷,证得佛果。亦称入寂、入灭。又谓释尊的涅槃入灭。

第四品

布施: 梵语dana,巴利语同。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四维: 指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隅。为东西南北四方之隅角。一般系以四维加四方,称为八方;若再加上、下二方,则合称十方。

第五品

身相: 众生四大假合的色身幻相。 如来: 梵语tatha^gata,巴利语同。音译作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萨阿竭、怛他哦多、多阿竭。又作如去。为佛十号之一。即佛之尊称。盖梵语tatha^gata可分解为tatha^-gata(如去)、tatha^-a^gata(如来)二种,若作前者解,为乘真如之道,而往于佛果涅盘之义,故称为如去;若作后者解,则为由真理而来(如实而来),而成正觉之义,故称如来。佛陀即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长阿含卷十二清净经(大一·七五下):‘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大智度论卷五十五(大二五·四五四下):‘行六波罗蜜,得成佛道,(中略)故名如来;(中略)智知诸法如,从如中来,故名如来。’又因佛陀乃无上之尊者,为无上之无上,故亦称无上上。又‘如来’之称呼,亦为诸佛之通号。

第六品

正信: 谓正直之信念。系相对于邪信而言,即指虔信佛所说正法之心,此信心不因遭逢诸异道而稍生疑念。 持戒: 戒,梵语s/i^la,音译尸罗,六波罗蜜之一。持戒即护持戒法之意,与‘破戒’相对称。即受持佛所制之戒而不触犯。 修福: 修福业。为于未来获得福德,而修习十善等的善行。 净信: 清净之信心也。 四相: 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2.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指自我观念。亦即认为有‘实体的自我’的妄想。人相︰此中之‘人’,译自“pudgala”,即指生命个体,或人格主体。旧译为补特伽罗或数取趣。故‘人相’即指执着「有轮回六道之生命主体’的妄想。众生相︰此中之‘众生’,为“sattva”(萨埵)的意译。指由五蕴积集的生命体。对这种五蕴积集而成的生命现象执着为实体,这种妄想谓之众生相。寿者相︰此中之‘寿者’译自“jiva”。此词即通常所谓的‘灵魂’,旧译为‘命者’。故寿者相,实即系‘认为有永恒不变的灵魂’的妄想。 法相: 诸法一性殊相,殊别之相,由外可见,谓之法相。 取相: 取执事理之相之妄惑也。 筏喻: 谓结筏渡河,既至彼岸,则当舍筏;以此比喻佛之教法如筏,既至涅盘彼岸,正法亦当舍弃。故佛所说一切法,称为筏喻之法,即表示不可执着于法。

第八品

七宝: 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

第九品

须陀洹: 梵语srota-a^panna,巴利语sota^panna。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全称须陀般那。又作须氀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钵囊、窣路多阿半那。旧译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译作预流。入流,意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须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间,为趣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须陀洹向;‘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对于前之向位则称须陀洹果,为声闻乘四圣位中之正果初位。又依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将预流果之人分为三类,即:(一)现般预流,乃三界‘修惑’皆断尽,得‘无学果’证般涅盘者。此属利根之机。(二)现进预流,由进修而断欲界‘修惑’之前六品乃至九品,证‘一来果’,并证‘不还果’者。属中根之机。(三)受生预流,指于一、二生或七返人天往来受生者。属于根器较钝者。 入流: 梵文Srataapanna(须陀洹)的旧译。小乘四果的第一果。谓初入圣人之流。 斯陀含: 梵语sakr!d-a^ga^min,巴利语sakad-a^ga^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盘,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 阿那含: 梵语ana^ga^min。旧译作阿那伽弥、阿那伽迷。略称那含。意译不还、不来、不来相。乃声闻四果中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此阶位之圣者中,若九品之惑全部断尽,则称阿那含果;若断除七品或八品,则称阿那含向;若断除七、八品,而所余之一、二品尚须对治成无漏之根,更须一度受生至欲界,称为一间(梵ekavi^cika )。又于阿那含果中,复有五种不还、七种不还、九种不还等别。 阿罗汉: 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据成唯识论卷三载,阿罗汉通摄三乘之无学果位,故为佛之异名,亦即如来十号之一。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举出,阿罗汉乃声闻四果(四沙门果)之一,为小乘之极果。可分为二种,即:(一)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者。(二)阿罗汉果,指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而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证入此果位者,四智圆融无碍而无法可学,故称无学、无学果、无学位;若再完成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之八圣道,以及无学解脱、无学正智等十种无漏法,则称为十无学支。关于阿罗汉之语义,据大智度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本、翻译名义集卷一、卷二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即:(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盘,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梵语arhan,为梵语arhat(阿罗汉)之单数主格,意译受供养、受尊敬,故上述三义中,以应供一义较为适切。此外,慧远于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亦以应化一切众生、断尽诸惑等四义解释阿罗汉。又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则举出打坏三界车辐、远离一切恶业、无覆藏等五种阿罗汉之释义。另就阿罗汉之种类而论,声闻四果中之阿罗汉,依其根性利钝之差别,可分为六种。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所举,即:(一)退法阿罗汉,又作退相阿罗汉,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二)思法阿罗汉,又作死相阿罗汉,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三)护法阿罗汉,又作守相阿罗汉,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罗汉,又作住相阿罗汉,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五)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六)不动法阿罗汉,又作不坏相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为钝根者,故得时解脱或时爱心解脱,而后者系属利根者,故得不时解脱或不动心解脱。详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缘而得入定之解脱,称为时解脱;随时可入定,而无须等待某种特定因缘之解脱,称为不时解脱。又善护自己所得之阿罗汉果,并解脱烦恼者,称为时爱心解脱;不再由于烦恼而退失果位之解脱者,称为不动心解脱。此外,不动法阿罗汉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为两种,即:(一)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阿罗汉、不退相阿罗汉。(二)由精进修行而达不动法者,称为不动法阿罗汉。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为七种阿罗汉。若再加缘觉、佛,则总称九种阿罗汉,又称为九无学。另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成实论卷一等所举,以慧解脱、俱解脱取代缘觉、佛,而形成另一种九无学。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脱烦恼之阿罗汉,称为慧解脱阿罗汉。若得灭尽定,而于心、智慧两方面悉皆解脱之阿罗汉,则称俱解脱阿罗汉。此二者再加无疑解脱阿罗汉(在俱解脱中通达一切文义,而得四无碍解者),则成三种阿罗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卷四十二、北本涅盘经卷十八、弥勒上生经、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十四、甘露味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四、法华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法华义疏卷一、大日经疏卷一、翻梵语卷一、玄应音义卷八](参阅‘九无学’147、‘六种性’1302、‘四向四果’1683) 无诤三昧: 梵语aran!a-sama^dhi。谓住于空理而与他无诤之三昧。在佛弟子中,解空第一之须菩提最通解空理,故于弟子中所得之无诤三昧,最为第一。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下):‘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元贤之金刚经略疏释之谓,无诤三昧者,以其解空,则彼我俱忘,能不恼众生,亦能令众生不起烦恼。又天台宗所说圆教初门之行者,于修一切无漏对治观练薰修之禅定时,即证圣果,为大力罗汉,具足六通、三明,同时证得无诤三昧。[大智度论卷十一、注维摩经卷三] 无诤三昧: 安住于空的道理而与物无诤的禅定。 无诤: 梵语aran!a^。音译阿兰那。诤,即诤论,为烦恼之异名。(一)为能令诸有情不生贪嗔痴等烦恼之智,并具有止息他人烦恼之力;唯有佛及阿罗汉具此,为其他有情所不能及之殊胜德力。[俱舍论卷二十七](二)指无漏,即离烦恼之法。相对于此,有漏即称有诤,乃有烦恼之法。[俱舍论卷一] 三昧: (一)梵语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阿兰那: 肇翻无诤,又云寂静。坐禅三昧经云:无诤者,将护众生,不令起诤也。什注净名:无诤有二:一、以三昧力,将护众生,令不起诤心。二、随顺法性,无违无诤。

第十品

然灯佛: 然灯,梵名Di^pam!kara ,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又作燃灯佛、普光佛、锭光佛。为于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成道记前别之佛。修行本起经卷上载,提和卫国(梵Di^pavati^ )有圣王,名灯盛,王临命终时将国付托太子锭光。太子知世之无常,复授国于其弟,而出家为沙门,后成佛果。时有梵志儒童,值遇锭光佛之游化,买花供佛,佛为儒童授来世成道之记,此儒童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贤愚经卷三、无量寿经卷上、放光般若经卷六、心地观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九]

第十二品

天人: 又作天众。即住于欲界六天及色界诸天之有情。亦指住于天界或人界之众生。据经典记载,天人欢喜赞叹佛事,奏天乐,散天花,薰天香,飞行于虚空。以多披挂璎珞,飞于天空,故称为飞天,自印度以来,佛教多用以表现其庄严。于诸经中,甚少有关色界天人之记载,然欲界六天之记述则颇为详备。欲界天有火、金、青、赤、白、黄、黑等七种身色光明,清净微妙,无皮肉筋脉脂血髓骨等,可随意变现各种长短大小粗细等形象。其发柔软润泽,其齿白净方密。其去来行步,无边无碍,缓急自如。两目清澈,久视不瞬。欲界诸天仍有淫欲,其成淫事之法,夜摩诸天互执两手,兜率天彼此忆念,化乐诸天相互熟视,他化自在天则须共语,魔身诸天仅须相视。诸天之寿量竭尽时,必呈五种衰败之相,称天人五衰。有关天人之图像迄今仍存者,有印度秣菟罗博物馆所藏之‘石造释迦说法像’,像中佛陀光背上刻有二飞天。敦煌千佛洞之壁画中,亦有散花奏乐之飞天图绘。浙江普陀落山法雨寺玉佛殿三尊像之后光中亦刻有飞天像,其天衣宛如火焰,栩栩如生。日本法隆寺、药师寺、冈寺、法界寺、平等院等名刹亦大多存有天人图像之壁画、屏风等。[起世经卷七之三十三天品、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阿閦佛国经卷上] 阿修罗: 梵名Asura 。略称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或系误译。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据增一阿含经卷三阿须伦品载,其身形广长八万四千由旬,口纵广千由旬。另于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大楼炭经卷二阿须伦品、起世因本经卷五等,均详载其住处与事迹。有关阿修罗之业因,诸经多举出嗔、慢、疑等三种生因,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则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诸善根。此外,阿修罗所持有之琴,特称为阿修罗琴。阿修罗欲听闻何种曲调,则曲音自然弹出。此亦阿修罗所具有之褔德。阿修罗之形像有多种说法,或谓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之四倍;或谓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三头六手;或谓三面青黑色,忿怒裸形相,六臂。[长阿含经卷十、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十、卷十一、卷三十、佛地经论卷六、观音经义疏记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慧苑音义卷上、翻译名义集卷二]

第十三品

三十二相: 即“三十二大人相”,是古代印度相学中的说法,在家者有三十二相为转轮圣王,出家者有三十二相为无上正觉者。1、足安平相、2.千辐轮相、3、手指纤长相、4、手足柔软相、5、手足缦网相、6、足跟满足相、7.足趺高好相、8、股如鹿王相、9.双手过膝相、10.马阴藏相、11.身纵广相、12、毛孔生青色相、13、身毛上靡相、14、金色身相、15、常光一丈相、16、皮肤细滑相、17、七处平满相、18.两腋满相、19、身如狮子相、20.身端直相、21、肩圆满相、22、四十齿相、23.齿白齐密相、24.四牙白净相、25.颊车如狮子相、26.咽中津液得上味相、27、广长舌相、28.梵音深远相、29、眼色如绀青相、30、眼睫如牛王相、31.眉间白毫相、32.顶成肉髻相。 身命: 身与命(寿命)。身是色法,即肉体。命是心法,即心灵、精神。身命是指生命本身。

第十四品

实相: 梵语dharmata^、bhu^ta-tathata^。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意即本然之真实,举凡一如、实性、实际、真性、涅盘、无为、无相等,皆为实相之异名。以世俗认识之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据南本大般涅盘经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之意,一切诸法之各别相(如地之坚相、水之湿相、火之热相)皆为虚妄,一一皆可破可坏;相对于此,无漏智所证之实相则离虚妄之诸相而平等一如,在妄情之中,实相悉皆不可得。在鸠摩罗什之翻译中,‘实相’亦包含空之意义,龙树以来强调为佛教真谛之内容。而‘诸法实相’之说,为大乘佛教之标帜(即法印),亦即相对于小乘佛教所立之三法印(无常、无我、涅盘),大乘佛教所立者称为实相印。一切诸法之真实相状,称为诸法实相,其内容虽依各宗而异,然自其各宗之立场判断,凡被视为最后而究竟者,俱以此语表示之。此实相之相状,一般认为不得以言语或心推测之。在此一立场发展之下,至天台宗,则以最完全的自我发现,谓之诸法实相,亦即泯除本质(理)与现实(事)之差别,一切诸法完全调和之世界,于迷妄之凡夫中,亦可体现崇高之佛境界,表现出现象即实在、差别即平等之精神。禅宗以为诸法实相乃佛祖之现成或本来面目;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实相法;密宗则有声字实相之说。又日本日莲宗将实相解释为本门之题目等,将真如之实相引至现实,论二者之融合相即,此即自理论上阐明大乘佛教肯定现实之态度。[中论卷三、大般涅盘经疏卷三三十、注维摩诘经卷三、大日经疏卷一、往生论注卷下、维摩经义记卷四末、法华经文句记卷四中] 波罗蜜: 梵语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盘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盘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梵语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着、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着、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盘为彼岸。(二)生死涅盘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盘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da^na ,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s/i^la )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ks!a^nti )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vi^rya )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dhya^na )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prajn~a^ )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upa^ya )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pran!idha^na )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bala )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jn~a^na )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盘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Cariya^pit!aka )、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Dhammapadat!t!hakatha^ )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si^la )波罗蜜、出离(巴nekkhamma )波罗蜜、般若(巴pan~n~a^ )波罗蜜、精进(巴viriya )波罗蜜、忍辱(巴khanti )波罗蜜、真谛(巴sacca )波罗蜜、决意(巴adhit!t!ha^na )波罗蜜、慈(巴metta^ )波罗蜜、舍(巴upekkha^ )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 忍辱: 梵语ks!a^nti,巴利语khanti,茜藏语 bzod-pa。音译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译安忍、忍。忍耐之意。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令心安稳,堪忍外在之侮辱、恼害等,亦即凡加诸身心之苦恼、苦痛,皆堪忍之。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载,忍辱含不忿怒、不结怨、心不怀恶意等三种行相。佛教特重忍辱,尤以大乘佛教为最,以忍辱为六波罗蜜之一,乃菩萨所必须修行之德目。声闻、缘觉二乘与菩萨虽皆行忍,其意大别,优婆塞戒经卷七羼提波罗蜜品谓二乘所行之忍辱,唯为忍辱,非波罗蜜,菩萨所行之忍辱则特称忍辱波罗蜜(梵ks!a^nti-pa^ramita^ ,意译忍度)。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六安忍波罗蜜多品亦谓行观一切皆空之安忍,称为安忍波罗蜜,除外则为安忍;又存有自他或善恶分别之安忍仅为安忍,无此等分别则称安忍波罗蜜。解深密经卷四地波罗蜜多品记载忍辱波罗蜜之类别,包括耐怨害忍(能忍受他人所作之怨害)、安受苦忍(能忍受所受之众苦)、谛察法忍(能审谛观察诸法)等三种。又十善行中有忍辱行,即指忍受各种侮辱恼害而不起嗔恨心之修行。[长阿含经卷二十一战斗品、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九福田相品、十诵律卷五十七、摄大乘论本卷中、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大乘义章卷十二] 歌利王: 梵名Kalin%gara^ja ,或Kalira^ja。佛陀本生谭中所出现之王名。又作哥利王、羯利王、迦梨王、迦陵伽王、羯陵伽王、迦蓝浮王。意译作斗诤王、恶生王、恶世王、恶世无道王。佛陀于过去世为忍辱仙人时,此王恶逆无道,一日,率宫人出游,遇忍辱仙人于树下坐禅,随侍女见之,舍歌利王而至忍辱仙人处听法,王见之生恶心,遂割截仙人之肢体。此系菩萨忍辱行满之着名例子。大唐西域记卷三载,北印度乌仗那国瞢揭厘城之东有大塔,即世传忍辱仙人受苦之处。又玄应音义卷三另举出歌利王为中印度波罗奈国国王之说。[贤愚经卷二、六度集经卷五、出曜经卷二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智度论卷十四]

第十五品

荷担: 在背云荷,置肩云担。金刚经曰:‘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曰:‘为如来肩所荷担。’

第十六品

那由他: 数目字,相等于今天的亿数。 末世: 亦称“末法时代”,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代”,再一千年为“像法时代”,后一万年为“末法时代”。

第十七品

授记: 梵语vya^karan!a,巴利语 veyya^karan!a。音译毗耶佉梨那、弊迦兰陀、和伽罗那、和罗那。又作授决、受决、受记、受别、记别、记别、记说、记。十二部经之一,九部经之一。区别、分析、发展之意。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如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载,佛记伽伽罗大臣(巴Kakkata )命终后生天,其余五十人得斯陀含,五百人得须陀洹。授记主要指证言未来成佛之意,最着名者,如释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之授记,又如弥勒曾经受释尊之授记,阿含经载有此说法。及至大乘经典,成佛授记之说更为普遍,如无量寿经记载,法藏比丘经世自在王佛授记,而成阿弥陀佛;法华经卷二记载,舍利弗等声闻之授记;法华经卷四记载,恶人提婆达多,与一般视作不可成佛之女人皆获授记。

第十八品

天眼: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一。指天界众生所具备的眼,据称具有不问远近、内外、昼夜,皆可看见一切色、形,而知众生未来生死的能力。<大乘义章>第二十卷载有:“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若就人解,诸佛菩萨净故称天。净天之眼,故曰天眼。若依禅释,一切禅定,离欲清净,故名为天。依天得眼,故曰天眼”(大正第四十四卷第八五二页)。更称天眼有二种,即:“一、照现色像,色根为体。二、照见未来,智能为体”(同前)。御书四条金吾供养释迦佛事(第一一九○页) 慧眼: 梵语prajn~a^-caks!us。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二五·三○五下):‘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维摩经卷中、六十华严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下、思益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二十] 法眼: 梵语dharma-caks!u,巴利语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 佛眼: 梵语buddha-caks!us。指诸佛照破诸法实相,而慈心观众生之眼。系五眼之一。谓诸佛具有肉、天、慧、法四眼之用,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法华文句卷四下(大三四·六○上):‘佛眼圆通,举胜兼劣;又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九中):‘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乘义章卷二十末、无量寿经钞卷六]

第二十品

色身: 梵语ru^pa-ka^ya,巴利语同。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九]

第二十一品

谤佛: (一)指为妨害释尊弘教所做之诽谤事迹。最有名者为提婆达多,彼原系佛陀之堂弟,后出家为佛弟子;至晚年,欲排挤佛而自代之,并破坏佛弟子之和合,以延揽入己门下,然其企图未果,而身堕地狱。另有旃遮摩那,因嫉妒佛陀化导之盛况,遂于祗园精舍扬言佛与彼私通并令怀孕,旃遮摩那由此而现身受业报。又有舍卫城之外道,杀害淫女孙陀利,佯称系佛所为,以达谤佛之目的。(参阅‘旃遮摩那’4119 、‘谤三宝戒’6514)(二)泛指毁谤佛法。景德传灯录卷六(大五一·二四七上):‘师却问曰:“大德说何法度人?”曰:“讲金刚般若经。”(中略)师曰:“此经是阿谁说?”僧抗声曰:“禅师相弄,岂不知是佛说耶?”师曰:“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若言此经不是佛说,则是谤经,请大德说看。”无对。’ 慧命: 把智慧当生命。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把智慧当做生命。

第二十六品

转轮圣王: 梵语cakra-varti-ra^jan,巴利语raja cakkavattin。音译作斫迦罗伐辣底遏罗阇、遮迦罗跋帝、遮加越。意译作转轮王、转轮圣帝、轮王、飞行转轮帝、飞行皇帝。意即旋转轮宝(相当于战车)之王。王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四洲,以正法御世,其国土丰饶,人民和乐。转轮圣王出现之说盛行于释尊时代,诸经论将佛陀与之比拟之处甚多。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即以转轮圣王之七宝及其治化,与佛之七觉支等并举。或将佛陀说法称作转法轮,比拟转轮圣王之转轮宝。又大毗婆沙论等称转轮圣王之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分别有其轮王。仁王般若经卷上菩萨教化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等,据此说配于菩萨行位,以铁轮王为十信位,铜轮王为十住位,银轮王为十行位,金轮王为十回向位。法苑珠林卷四十三,举轮王有军轮王、财轮王、法轮王,阿育王等为军轮王,金轮至铁轮四王为财轮王,如来为法轮王。按转轮圣王多出现于太古时代,诸经论举其名者颇多,有顶生王、大善见王、民主善思王等,皆系实际于印度太古出世之王。此外,长阿含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载,当来弥勒出现时,儴伽转轮圣王将出现。悲华经卷三大施品载,于删提岚界善持劫中,有无量净转轮圣王出现。如来智印经载,月髻佛出世时,慧起转轮圣王出现。又俱舍论卷十二载,转轮圣王出现于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之时。然法华经玄赞卷四则谓金轮王一定在人寿八万岁以前出世,银轮王乃至铁轮王则不一定,如阿育王是铁轮王,而于人寿百岁时出世。[杂阿含经卷十五、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经’、卷四十一梵摩经、长阿含卷十五究罗檀头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大宝积经卷五十九、卷七十五、卷七十六、贤愚经卷八、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卷一五○、卷一八三、大智度论卷四、卷二十四、卷八十二、大唐西域记卷一]

第三十品

一合相: 梵语pin!d!a-gra^ha。指由众缘和合而成之一件事物。以佛教之观点言之,世间之一切法,皆为一合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八·七五二中):‘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第三十二品

优婆塞: 梵语upa^saka 之音译。又作乌波索迦、优波娑迦、伊蒲塞。意译为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之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与优婆夷同系在家之信仰佛法者。 优婆夷: (梵upa^sika^,巴upa^sika^,藏dge-bsn~en-ma),指在家之女性佛教徒。又作忧婆夷、优婆斯、邬婆斯迦、优婆私柯、优婆赐迦、乌波斯迦。意译近事女、近善女、近宿女、善宿女、清信女等。为在家二众之一、四部弟子之一。即指亲近三宝、受持五戒之在家女子;其所受三归、持五戒之相,与优婆塞所持者无异。

— Last modified: xiaoke 2014/09/07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