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字词注解 Words and Phrases in Lengyan Jing

This page is still under construction.

卷一

  1. 室罗筏: 又作室罗伐,国名。即舍卫,本城名,后以为国号。其国本名为憍萨罗国,为别于南方之憍萨罗国,故以城名为国号。新作室罗伐,室罗伐悉底。译曰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以此城多出名声之人,多生胜物故也。又有别名曰舍婆提城,尸罗跋提,舍罗婆悉帝夜城。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居于此。城内有祗园精舍。
  2. 只园精舍: 即“祇树给孤独园精舍”。
  3. 祇树: 祇音奇,祇陀太子的树林。
  4. 给孤独: 给音己, 释迦牟尼时,中印度舍卫城内一大商人名,曾为释迦牟尼购舍卫国祇多太子园林,建祇园精舍。
  5. 祇园精舍: 祇陀园林须达精舍的简称,是佛教史上的第二座佛寺,在舍卫城,乃须达多长者建筑以供佛说法的道场。
  6. 须达多长者: 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乐善好施,慈济贫穷孤寡的人,又被称为给孤独长者。佛教史上第二座寺院祇园精舍,就是他建来供养佛,作为佛说法的道场。
  7. 比丘: 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比丘含有三义,即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资长养法身。二、破恶,此恶是指心中的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贪嗔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生脱死的目的。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的众生皆为魔子魔孙,永远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却在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很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故谓之怖魔。
  8. 沙门: 出家修道者之通称。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不善,调御身心,勤修诸善,以期证得涅槃境界者。
  9. 无漏: 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
  10. 大阿罗汉: 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为大阿罗汉。
  11. 阿罗汉: 梵语arhat,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12. 毗尼: 新云毗奈耶。旧云毗尼。律藏之梵名也。
  13. 舍利弗: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怛罗、舍利弗多罗、奢利富多罗、奢利弗多罗、奢唎补怛罗、设利弗呾罗。意译鹙鹭子、秋露子、鸲鹆子、鸲鹆子。梵汉并译,则称舍利子、舍梨子。
  14. 摩诃目犍连: 简称目犍连,或目连,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第一着称。
  15. 摩诃拘絺罗: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摩诃俱絺罗、摩诃俱瑟祉罗、拘瑟底罗。意译大膝、大肚持、大胜。
  16.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即富楼那。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着称。
  17. 须菩提: 又称苏补底、须扶提、须浮帝、薮浮帝修、浮帝、须枫。意译为善业、善吉、善现、善实、善见、空生。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18. 优波尼沙陀: 又作坞波尼杀昙,邬波尼杀昙。译曰近少,微细,因等。
  19. 自恣: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着其他比丘作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
  20. 法筵: 指说法之坐席。
  21. 清众: 指出家教团或于丛林修行之大众。又称清净大海众、清净众。
  22. 迦陵: 迦陵频伽简称,梵语,译为“妙声鸟”、“美音鸟”,出自雪山,在壳中就能鸣叫,一切鸟声都不能及。
  23. 文殊师利: 或作曼殊师利、妙吉祥。是大乘佛教中最以智慧着称的菩萨。与普贤菩萨并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由于他在所有菩萨中,是辅佐释尊弘法的上首,因此也被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
  24. 波斯匿: 古印度舍卫国国王的名字。
  25. 讳日: 人死亡之日;忌日。
  26. 营斋: 设斋食以供僧道,请为死者超度灵魂。
  27. 宫掖: 指皇宫。掖音业,掖庭,宫中的旁舍,嫔妃居住的地方。
  28. 阿难: 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
  29. 应器: 铁钵也。比丘之食器。梵语钵多罗,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谓应法之食器也。又应受人供养者所用之食器也。又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也。
  30. 檀越: 从事布施的在家信徒。即施主之意。与檀那同义。越谓度,越彼岸。
  31. 旃陀罗: 旃音毡,又作旃荼罗、栴荼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根据摩奴法典所载,旃陀罗系指以首陀罗为父、婆罗门为母之混血种。
  32. 大迦叶: 即摩诃迦叶。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着称。
  33. 头陀: 谓去除尘垢烦恼。苦行之一。又作杜荼、杜多、投多、偷多、尘吼多。意译为抖擞、抖束、斗薮、修治、弃除、沙汰、浣洗、纷弹、摇振。意即对衣、食、住等弃其贪着,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
  34. 摩登伽: 印度男性贱民之通称。又作摩灯伽、摩邓伽。略称摩瞪。意译有志、憍逸,或恶作业。女性贱民则称摩登只或摩登伽女,以清扫街路为业。
  35. 娑毗迦罗: 又作劫毗罗。译为黄发、金头或龟种。印度古仙人名,为数论派之祖。因其须发面色皆黄赤,故号为黄赤色仙人。
  36. 结跏趺坐: 跏音加,趺音夫。坐法之一。又作结加趺坐、结跏跗坐、跏趺正坐、跏趺坐、加趺坐、跏坐、结坐。即互交二足,结跏安坐。白伞盖大佛顶念诵法要之‘勇健坐’,即同于此。诸坐法中,结伽趺坐最安稳而不易疲倦。又称交一足为半跏趺坐、半跏坐、半跏、贤坐;称交二足为全跏坐、本跏坐、全跏、大坐、莲华坐。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法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
  37. 妙奢摩他: 即最高之禅定。妙,即不可思议、绝对、无比之意。奢摩他,为梵语s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七名之一,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
  38. 三摩: 梵语三摩地的简称。
  39. 禅那: 华译为思惟修,或静虑,即住心一境而冥想妙理。
  40. 辟支佛: 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
  41. 三十二相: 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
  42. 妙明: 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
  43. 紫金: 指带有紫色之黄金,为黄金中之最上品。又称紫磨黄金、紫金。紫,紫色;磨,无垢浊之意。同于印度之阎浮檀金。
  44. 渴仰: 仰慕其人,如渴者之慕水也。
  45. 剃落: 指削发出家。
  46. 无始: 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展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
  47. 轮转: 即轮回。
  48. 轮回: 音译僧娑洛。谓众生由惑业之因(贪、嗔、痴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转,恰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又作生死、生死轮回、生死相续、轮回转生、沦回、流转、轮转。
  49. 无上菩提: 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
  50. 缘觉: 即辟支佛。
  51. 声闻: 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
  52. 三菩提: 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又作三乘菩提。
  53. 三乘: 乘是交通工具的意思,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之流,到涅槃彼岸的三种法门。就众生根机之不同,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一、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此四谛为乘。二、缘觉乘,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三、菩萨乘,又作大乘、佛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前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
  54. 爱乐: 爱者亲爱,乐者乐欲,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也。
  55. 流转: 漂流、辗转之意。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生死相续不断,而辗转于三界、六道之轮回。
  56. 异生: 凡夫之异名,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种种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曰异生。
  57. 青莲: 青色之莲华也。其叶修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眼目之相,故取以譬佛之眼。
  58. 浮根尘: 又名外根,是四大粗色所造,即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这是外在的根,没有生识的作用,其功能在于扶持内根,故名扶根尘。
  59. 三摩提: 即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60. 万行: 一切的行为或修行。
  61. 稽首: 稽qǐ,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着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着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着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
  62. 法音: 说法的声音。
  63. 抟食: tuán, 以手捏饭团,抓食。
  64. 兜罗绵: 又作“兜罗棉”。兜罗是梵语tula的译音。木绵之意,译为绵、细绵。即绵布。又指柳花的绵花等植物性纤维。用以譬喻柔软。
  65. 奢摩他: 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为梵语 c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乃摄心而不被外境所动,远离并止息一切之散乱,使心寂静。
  66. 阐提: 一阐提之略。梵语 icchantika 之音译,其原意是“有欲求之人”,意译为无种性、断善根、不能成佛的众生。
  67. 弥戾车: 梵名Mleccha,华言恶见。
  68. 六种震动: 谓大地所起的六种震动。亦称六种变动、六动。即动、起、涌、震、吼、击的震动。
  69. 五轮: 地水火风空之五大,周圆具足,故曰轮。
  70. 无生法忍: 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
  71. 法忍: 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智。故忍为断惑之位,属于因,智为证理之位,属于果。大乘菩萨于初地见道信忍无生之理,谓之无生法忍。
  72. 忍许: 认可,认为。忍,通“ 认 ”。
  73. 狮子座: 智度论谓佛为人中狮子。凡所坐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
  74. 体性: 指实体,即事物的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的本质为性,故体即性。世间一切有为法,皆为因缘和合之法,因缘和合之法无其本质,亦无不变之性,故“缘起性空”。
  75. 法尘: 六尘之一,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而前尘影事,忆念不忘,即是法尘的作用。
  76. 前尘: 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
  77. 影事: 世界一切事物,虚幻如影,并非真实,故曰前尘影事。
  78. 九次弟定: 意为次第无间所修之九种定。又称无间禅或炼禅。指色界之四禅、无色界之四处及灭受想定等九种禅定。以不杂他心,依次自一定入于他定,故称次第定。分别为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及灭受想次第定等。深心智慧利之行者,自试其心,从初禅心起入二禅,不令异念得入,乃至入灭受想定,止息一切心识,是达禅定之至极。如是异念无间杂,亦称无间禅。又以此禅炼诸味禅,使之清净,譬如炼金,故称炼禅。
  79. 二障: 烦恼障,智障也。新译为烦恼障,所知障。贪嗔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盘寂静之理,名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盘,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嗔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真如),盖其用能障可以了知事相实性之菩提妙智也。名障此妙智之愚痴迷闇,名为智障,亦名为知障,障碍所知之境而不使现,故云所知障。障碍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故云智障。此所智障由法执而生。此二障,一体二用,事物之用迷于和合之事边者,名烦恼障。事物之体迷于如幻之理边者,名所知障。
  80. 寂常: 即指涅盘。寂,无烦恼之意;常,无生灭之意。
  81. 晃昱: 晃huǎng, 亦作“ 晃煜 ”。 明亮;辉煌。
  82. 见性: 指彻见自心之佛性。
  83. 网相: 见手足指缦网相。
  84. 手足指缦网相: 又作指网缦相、俱有网鞔相、手足网缦相、手足指鞔相。为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手足于各指间有网缦,类似雁王之蹼,其色金黄。盖佛于因位时常修四摄法,摄取众生,故感得此妙相,恰如水鸟捕取小鱼,在水陆出没自在而无碍,表示佛常入三界流转之爱河,摄取五道众生,使离烦恼恶业之浪,而至无为之彼岸。
  85. 阿若多: 比丘名。译曰无知。见憍陈那。
  86. 憍陈那: 佛陀于鹿苑初转法轮时所度五比丘之一,乃佛陀最初之弟子。又称阿若憍陈如、阿若拘邻、憍陈如、阿若憍怜、居邻、居伦。意译为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际、知本际。据增一阿含经弟子品载,憍陈如为佛陀声闻弟子之一,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
  87. 四众: 四种的众生。(1)佛门的四种弟子。谓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称四部众。比丘是男子出家为僧侣,比丘尼是女子出家为尼,优婆塞为在家男子、男信徒之意,优婆夷即在家女子、女信徒之意。(2)说会的四众。谓发起众、影响众、死机众、结缘众。发起众是谓,请佛说法,提出问题,发起佛的说法,以助化导的众生。影响众是谓,随侍于佛侧,赞歎法的众生。死机众是谓,过去有宿善,时熟缘合,在佛说法的当处,有得益机根的众生。结缘众是谓,在该一场所结缘,可于未来得益的众生。
  88. 客尘: 形容烦恼者。烦恼非心性固有之物,为迷理而起者,故名之为客。为污心性者,故名之为尘。

卷二

  1. 缘尘: 缘色声等之六尘也。缘,攀援。
  2. : 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计有六种,即色、声、香、味、触、法,称之六境、六尘。译作尘,盖取色等六境具有染污情识之义。
  3. 迦旃延: 迦 jiā 旃 zhān。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论议第一着称。
  4. 毗罗胝子:毗 pí 胝 zhī。 毗罗胝子者,苦行外道。淘糟饮汁。拔发灰身。六师中之第三师也。
  5. 末伽梨: 全名末伽梨拘赊梨,拘舍梨子。释迦牟尼时,印度六大教派之一的自然派祖师。彼计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乃自然而生者。
  6. 顿朽: 疲沓陈腐。顿,劳累疲弊。
  7. 母陀罗: 又作母捺罗,目陀罗,慕捺罗。译曰印或封。契约之印也。以手表示之,曰结印,手印。
  8. 海潮音: 音之大者,譬之于海潮。又海潮无念,不违其时。与大悲之音声应时适机而说法相似。
  9. 色心: 色与心。有形质碍之法,无知觉之用者谓之色,反之而无形质可见,有知觉之用者,谓之心。在于诸法,谓之色心,在于有情,谓之心身。身即色也。
  10. 色身: 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
  11. 叉手: 两手交叉之意。印度致敬法之一种︰即合掌交叉两手之指头。
  12. 拘舍离: 作瞿舍梨,劬奢离。十外道之第三。
  13. 冥谛: 为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之数论哲学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谛。又作冥性、冥初。通常多称自性谛、自性。数论学派将宇宙万有区别为二十五种谛理,而以冥谛为第一谛,为万物之本源、诸法之始,故亦称冥初。又为诸法生灭变异之根本原因,即为诸法之实性,故又称冥性、自性。
  14. 无所还地: 《园瑛-愣严经讲义》無所還地者,即本元妙明心地。既圓滿,則無來無去,常住不動,安有所還?是為無所还地。
  15. 初禅: 初禅定又初禅天也。楞严经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16. 阿那律: 或云阿那律陀,意译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为天眼第一。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城之释氏,佛陀之从弟。
  17. 阎浮提: 又称琰浮洲,阎浮提鞞波。新称赡部洲。当须弥山之南方大洲名。即吾人之住处。阎浮者新称赡部。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译曰洲。此洲之中心,有阎浮树之林,故以为洲名。又属南方,故曰南阎浮提。
  18. 庵摩罗: 一作庵罗,庵没罗。果名。 译曰无垢清净。
  19. 洞视: 看透,透彻地了解。
  20. 七金山: 位于须弥山及铁围山间之七座山,其山悉由金宝所成,故有此称。即双持山、持轴山、担木山、善见山、马耳山、障碍山、持地山。梵音依次译为佉提罗、伊沙陀罗、游干罗、苏达梨舍那、安湿博朅拏、尼民陀罗、毗那多迦。
  21. 四天王: 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四天王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22. 日月宫: 日宫与月宫。日天子、月天子所住的宫殿,指太阳、月亮的世界。
  23. 娑婆: 梵语saha。又译沙诃、娑呵、索诃。意译忍、堪忍、能忍、忍土。指娑婆世界,即释迦牟尼进行教化之现实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忍受诸烦恼,不肯出离,故名为忍。又有诸佛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表其无畏与慈悲。又译作杂恶、杂会。谓娑婆国土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此外,娑婆一词原指我人所住之阎浮提,后世遂成为一释迦佛所教化之三千大千世界,而总称百亿须弥山世界为娑婆,并以释尊为娑婆世界之本师。
  24. 伽蓝: 梵语samgharama之略译。全译为僧伽蓝摩,又作僧伽蓝。意译众园,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后世,一所伽蓝之完成,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七堂伽蓝。
  25. 前尘: 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
  26. 一毛端: 极少之称。
  27. 无学: 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
  28. 无上法王: 如来之尊号。以如来于法得自在故也。圆觉经曰:‘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智度论七曰:‘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
  29. 法王子: 梵语kumarabhuta。音译究摩罗浮多、鸠摩罗浮。意译童真,乃菩萨之别名。菩萨为佛位之继承者,佛为法王,故总称菩萨为法王子。菩萨与如来法王之关系犹如世间王子与国王之关系,故称法王子。
  30. 梵志: (一)音译婆罗门、梵士。意译净裔、净行。又称净行者、净行梵志。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故有此称。(二)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三)相对于‘尼干(尼犍)’,而称在家之婆罗门为梵志。
  31. 投灰: 亦云塗灰,有時以身投灰,有時以灰塗身,而修無益之苦行。
  32. 楞伽山: 楞伽,梵名Lanka,意译难往山、可畏山、险绝山。相传此山乃佛陀宣讲楞伽经之处。
  33. 大慧: 菩萨名,梵名Mahamati ,音译作摩诃摩底,于楞伽经会上,为一会之上首。
  34. 妙明: 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园瑛《愣严经讲义》妙明明妙,及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妙是不变之体曰寂,明是随缘之用曰照。
  35. 自然: 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又言无因而自然也。后者为自然外道之邪执。
  36. 因缘: 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添弱力者为缘。例如种子为因,雨露农夫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
  37. 第一义: 第一义者。即无上甚深之妙理也。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经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是也。
  38. 戏论: 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
  39. 大陀罗尼: 佛陀之咒语,云为陀罗尼。其中咒语多者,云为大。又美其功德。云为大。
  40. 陀罗尼: 梵语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41. 性觉: 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
  42. 本觉: 指本有之觉性。为‘始觉’之对称。经过后天之修习,次第断破无始以来之迷惑,徐徐觉知、启发先天之心源,称为始觉;先天本有而不受烦恼污染等迷相所影响,其心体本性乃本来清净之觉体,称为本觉。园瑛《愣严经讲义》性觉本觉,原一真觉,性约一真理体之谓性,本表天然原具之谓本。
  43. 五阴: 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一色阴、二受阴、三想阴、四行阴、五识阴。
  44. 六入: 又作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六根为内之六入,六境为外之六入,总称十二入,亦作十二处。入者,涉入、趋入之义;处者,所依之义。此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识,故称入;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称处。
  45. 十二处: 指六根加六境。又作十二入、十二入处。处为梵语ayatana之译,乃养育、生长之意。即长养心、心所之法,计分为十二种,乃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处。前六处为六根,系属主观之感觉器官,为心、心所之所依,有六内处之称;后六处为六境,属客观之觉知对象,为心、心所之所缘,称六外处。
  46.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
  47.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三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于众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于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一切法也。(二)隐覆之义,真如在烦恼中时,为烦恼隐覆如来之性德,而不使显现,故名如来藏,是众生之烦恼藏如来也。(三)能摄之义,真如在烦恼中。含摄如来一切果地之功德,故名如来藏。
  48. 频伽瓶: 以瓶之形状似频伽鸟而得名。佛陀以频伽瓶比喻无空之去来,无识之生灭。

卷三

  1. 醍醐: 指由牛乳精制而成最精纯之酥酪。乃五味之一,即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中之第五种味,故亦称醍醐味。为牛乳中最上之美味,故经典中每以醍醐比喻涅盘、佛性、真实教。
  2. 无记: 三性之一。一切法可分为善、不善、无记等三性,无记即非善非不善者,因其不能记为善或恶,故称无记。
  3. 方所: 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
  4. 佛知见: 指诸佛如来照见诸法实相妙理之知见慧解。

卷四

卷九

  1. 爱染: 由于对各种事物之贪爱而引起执着染污之心,称为爱染。与‘爱欲’同义。为烦恼之异名。所谓‘染’,是对世间诸种事物执着之心之总>称。
  2. 欲界: 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欲界与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即合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之称>。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欲界包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相对于色界与无色界之为定心(入禅定三昧不散动之心)之地,以欲界为
  3. 散心(散动之平常心)之地,故称欲界散地。
  4. 梵侣: 指色界初禅天的天众。
  5. 梵众天: 色界初禅天的天人,分为三等,下等的天人即叫做梵众天。
  6. 律仪: 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7. 爱乐: 谓信爱欲乐。即信乐世间、出世间善法之意,属无染污之爱。
  8. 梵辅天: 色界之初禅有三天,第二名梵辅天,大梵天之辅相也。
  9. 妙圆: 即殊妙圆满之意;亦即真实绝对之相。
  10. 威仪: 威严之态度。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习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
  11. 大梵天: 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
  12. 少光天: 为色界十八天之一,即色界二禅天中之第一天。此天于二禅天中光明最小,故称少光。
  13. 无量光天: 色界十八天之一。为第二禅之第二天。此天之诸天众,若说话时,由口中显照无量之光明,故称无量光。或谓此天之光明比其前>之诸天更为殊胜、殊妙而难以量测,故称无量光。
  14. 圆光: 放自佛菩萨顶上之圆轮光明也。

参考资料